张金波(黑龙江省国营军川农场 萝北)
李德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 佳木斯 154007)
摘要:黑龙江垦区由于覆膜技术以及水稻大棚育苗技术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已向光温生产潜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作物最大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计算得出了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开发有指导意义的三点结论。
关键词:作物,生产潜力
1 引言
作物最大生产潜力是指在栽培条件最佳,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能够充分供应,仅仅某些气候条件作为限制因子时所能达到的产量上限。它的估算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以及确定资金投入方向等提供科学依据。
2 国内外作物最大生产潜力研究概况
科学家们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对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但所用词语比较混乱,直到80年代后期,才有了统一说法。
1986年,邓根云建议将最大生产潜力划分为三个层次:①光能生产潜力(只受光能条件限制的最大生产潜力);②光温生产潜力(只受光、温条件限制的最大生产潜力);③光温水生产潜力(只受光、温、水条件限制的最大生产潜力)〔1〕。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有关材料指出〔2-7〕,所谓作物最大生产潜力是指,在选用最适应其生产环境的高产品种,并假定不受水分、养分、盐渍度及病虫害限制时,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这实际上就是只受光、温条件限制的光温生产潜力,计算公式从略。其中,温度条件用距地 1.5米处气象观测站百叶箱中的温度来衡量。
3 对联合国粮农组织计算方法的改进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作物最大生产潜力估算方法所算得的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的最大生产潜力偏低〔2-5〕。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3.1 北方小麦、玉米、大豆苗期,距地1.5 米处的气温比作物活动层附近的温度要低5 ℃左右,如果在作物生长前期(播种-封垄前)用气温参与生产潜力的计算,结果自然偏低。因此,在作物封垄之前均进行温度订正。
3.2 近年来,玉米、大豆覆膜技术以及水稻大棚育苗技术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已向光温生产潜力挑战。因此增加了玉米、大豆覆膜栽培和水稻大棚育苗栽培的生产潜力的计算。这一生产潜力的高低介于光合生产潜力与光温生产潜力之间。其中,玉米、大豆覆膜期间增温3-5℃,水稻大棚育苗期间增温7 ℃〔 8〕。
4 计算结果及意义
应用改进后的方法,分别对黑龙江北大荒有限公司所属十六个国营农场四大作物的最大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见附表。
附表:黑龙江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四大作物生产潜力汇总表(单位:kg/ha.)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小麦、玉米、大豆当前实际产量平均水平仅是生产潜力的20-30%,水稻实际产量平均水平是生产潜力的41%,增产潜力很大;②小麦、玉米、大豆的个别高产地号的产量已达到生产潜力的50-80%,水稻高产地号产量已达到生产潜力的95%,说明经过努力可以极大限度地开发生产潜力;③进一步提高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土、温、光。建议在未来10年内(2001—2010)应把建立排能灌的水利系统、改良土壤、充分利用光温等列为黑龙江垦区农业开发的重点项目。
参考文献
〔 1〕邓根云,气候生产潜力的季节分配与玉米的最佳播期,气象学报, vol44,1986.
〔 2〕李德明,从黑龙江垦区作物最大生产潜力谈农业发展战略,北大荒农业1987年 2期;
〔 3〕孙曰珊等,黑龙江省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6月;
〔 4〕李德明,作物最大生产潜力研究动态,现代化农业,1993年10期; 〔 5〕李德明等,作物最大生产潜力,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8年 1月;
〔 6〕王耀林等,新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全,35-44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2月。
|